登录/注册 搜索

潮河幺姑灯


泸县潮河镇位于泸州北部,泸县西部,地处龙贯山麓,与自贡市富顺县接壤,离县城21公里,地形以丘陵为主。湖河镇地理位置为:东经105°36′26″、北纬291润季风气候,年平均温度17.8℃,平均降雨量1065 .4毫米。潮河镇人杰地灵,山清水秀,龙贯山脉横跨全镇,潮河水滋润土地。鹿砦遍布境内,石鱼山、赵岩、朱家坪、徐场寨寨墙高筑、铁壁森严。特别是有“三山九洞十堰塘”之美誉的太平寨更具传奇色彩。镇内寺庙遍及,有三殿雄伟的五谷寺,有隐居深山的永兴寺,更有明朝建文皇帝驻足刻碑的云龙寺。这些都为潮河人民喜爱幺姑灯,潮河幺姑灯得以蓬勃发展,潮河幺姑灯得以生存的优良生态环境。

潮河幺姑儿灯流传于泸县境内及川南部分地区。它是以传统舞蹈为主,辅以传统音乐、传统美术的一种汉民族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形式。潮河幺姑灯是师授和家传相结合的传承方式,在清朝中期兴起并流行,直到文化大革前在潮河及周边地区影响极大,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得以恢复。但其能歌善 舞的幺姑灯艺人也多数谢氏,在世的艺人都年逾花甲了,因此极为频危。潮河幺姑灯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广场表演艺术,也可作舞台表演节目。在表演时,阵容宠大,歌舞俱全,场面热烈。舞编演员8人以上,分有角色,即老太婆、老太爷、幺姑、三花脸等。基本舞步有“十家步”、“碎步”、“弓箭步”、“矮子步”、“跛子步”等。基本的舞蹈套路有“对穿花”、“斜穿花”、“线盘架”、“二龙出水”、“四门斗”、“三叩首”等。其唱腔分为高腔、平腔,和花花腔三类、板式分为慢板、快板、急板等。主要的演唱曲牌有“四季游春”、“八锦段”等。唱词多为讨媚献主,临时编唱的。其唱词和吉利子具有较强的思想性、趣味性和娱乐性。伴奏主要用川南民间吹打乐。一般为5至8人。表演者手提各式各样的宫灯,宫灯制作精美,漂亮大方。潮河幺姑灯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,展示人民群从的创造智慧和生活情态,是研究川南地区社会发展、进步和文明进程的重要依据。

潮河幺姑灯又称“彩灯”、“花灯”,它是一种以舞蹈为主,以唱腔表演为辅的汉民族传统舞蹈艺术形式,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广场表演艺术,也可以作舞台演出节目。演出形式一只船为4至18人,其中角色舞蹈、演唱者8至16人,伴奏乐队4至6人。根据表演场面需要也可以设置更多的表演和乐队人员。

潮河幺姑灯的基本舞步为“十字步”、“碎步”、“垫步”、“弓箭步”、“矮子步”等。其基本的舞蹈队形有“对穿花”、“斜穿花”、“对拱跳”、“线盘架”、“走八字”、“二龙出水”“、四门斗”、“三叩首”等十多种。潮河幺姑灯有固定的唱腔,根据演唱内容分为高腔、平腔和花花腔,板式分为慢板、快板、数板、急板。有的归纳了曲牌,如“四季游春”、“虞美人”、“八段锦”、“扣百子”等。其伴奏的体鸣乐器有大鼓、堂鼓、大锣、大钹、小镲、碰铃、木鱼、竹梆等。另有京胡、二胡、唢呐作音乐伴奏。音乐伴奏主要为前奏和间奏,唱腔极少伴奏。演唱时主要用木鱼、碰铃、竹梆作节奏点击。锣鼓的点式有“急急风”、“慢长锣”、“游台”、“太平春”、“醉八仙”、“双富贵”等。舞蹈、演唱者扮作生、旦、丑角色,多以家庭成员构成,如男青年、花幺姑、驼子老汉、麻子老婆等角色,以增加表演色彩。角色在表演中以穿花、走八字队形,手提宫灯,木梆等击节乐器,边唱边舞,使整个表演活泼、嬉戏、热闹、欢快。演唱的唱词有古代故事如《十唱孟姜女》、《十杯酒》;有劝人修性的,如《劝丈夫》、《害忧愁》,有男女恋爱诉情的,如《一朵花》、《小小船》等。还有讨媚献主,临时编唱的,内容十分丰富,主题非常突出,具有很强的思想性、趣味性和娱乐性。